中秋节前,不断接到一学生的电话,希望能和我见一面。
是参加工作教的第一届学生,小学毕业已二十多年。
二十年后,还能记得小学时的老师,已属难能可贵。可我实在不想和他见面——多年前,曾经收到过一封信,也是这届学生,是另一个正在读大学的男孩。信中,那个当年并不起眼的孩子对我极尽赞美之词,从外貌、穿着,再到课堂教学,对待他的态度等等。虽然信中所写,好多我已毫无印象,甚至对那个孩子,脑海中也只剩下一个名字而已。但心底深处,还是有几分虚荣的,那么一大篇好话看下来,心底还是很受用的。那是一个幼稚的孩子对一个年轻女教师的美好印象,当时看完信就想,以后一定一定不要和那个孩子见面,以免破坏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完美形象。
只是这一次,无论怎么拒绝,这个学生却是态度坚决,执意要见见他小学时的语文老师。且搬来援兵——我本村的一个侄女,他俩是初中同学。俩人在我住的小区门口等候多时,盛情难却,只好露面,并生平第一次接受了学生的宴请。
席间,这个学生讲起了他在我班上的许多趣事,甚至包括当时教数学的一男老师对他拳打脚踢的场景。如今,长大成人并事业有成的他只是在寻找一份回忆,甚至是在说一段笑话。于我,却是有些心惊肉跳——拼命回想,当年,我是怎样对他的?是否也动过手,或是说过什么过分的话?当年在他幼小的心灵里,我有没有给他造成一些伤害?无奈时间久远,那一段记忆早已模糊不清。印象中,他是一个特别调皮的孩子,很聪明,只是我所教的语文成绩并不好,且写字有些潦草,所以记忆中的他并不优秀。记得当时的小学还是五年制,我从四年级接手这个班,算起来也只是教了他两年而已。后来,他进入中学,留在我记忆中的影像便渐渐淡去,甚至这么多年不曾记起这么一个学生。这次如果不是他的执意坚持,我很难将眼前的这个人和记忆中的那个名字联系起来。
如今,已过而立之年的他是某市建设局的一名中层干部,大学毕业于名校,工作很有成就,前途一片光明。或许,这也是他执意要见我的原因,就像他自己说的,只是想让老师看看他现在长成了什么样子。其实,长成什么样子不重要,重要的是活成了什么样子。
一直觉得自己挺热爱这份工作的,对班里的学生也是尽职尽责。可是今天,在这个昔日的学生面前,却没有了这份自信,甚至有些惶恐。过去的许多年里,曾经面对的一届届学生,我的言语行为给他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记?有没有做得不恰当的地方,如果有一些无心之举,无意之话,而伤害到某一颗幼小的心灵,则罪莫大焉。
再一次觉得这份工作的神奇和伟大。眼前一个个调皮的孩子,多年后会是什么样子?
一定还会有孩子如他一般,创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。那么现在,我所能做的,便是小心翼翼的呵护他们成长。多年以后,不希望和他们见面,只希望他们都能成为,最好的自己,成为他们自己希望成为的那个人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