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午课前练字,刚进教室,就有一孩子报告铅笔不见了,而且是好几支。了解了一下情况,心里有了初步的判断:不是孩子自己弄丢的,而是不知被谁拿走了——面对这些孩子,我更愿意用“拿”这个字。
最头疼处理这样的问题,不能冤枉了哪一个,可又必须把丢的东西找到。以往的经验,即便是真拿别人东西的孩子,也是特别的嘴硬,没有真凭实据,谁也不会主动认错。要是“严加拷问”,弄不好家长还会有意见。可这事不处理又不行,全班孩子都在等着呢——应该也包括那个拿铅笔的孩子。
先让孩子们练字,下课前对全班同学说:“高原同学的几支铅笔不见了,待会儿下了课,请每个同学都帮她找一找,谁找到了,可以直接交给高原同学。作为回报,高原要大声的表示感谢,下午课外活动时,全班同学可以跟着沾光,咱们一起看20分钟的动画片。”话音刚落,全班一片欢腾,有的孩子迫不及待的开始东找西找起来。
10分钟的课间休息后,我再次走进教室,满眼都是孩子们的笑脸,看上去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兴高采烈,不用问,东西已经找到了。在满目的笑脸中,还是有一张小脸笑的有些勉强,再加上一双躲躲闪闪的眼睛。不过,这已经不重要了,相信这个孩子,这会是最后一次的。很夸张的表扬了所有帮忙的同学,又借机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。我想:这件事应该可以到此为止了。
当然,20分钟的动画片是非看不可的,说话算话,反正今天的课外活动我看班。
评论